浦江板凳龙俗称长灯,在唐代孕育,宋、元时成熟,明、清到达鼎盛期,改革开放后得到弘扬传承。浦江板凳龙由龙头、龙身(子灯)、龙尾三部分组成。根据龙头造型分仰天龙、俯地龙、大龙虾等大类。龙身由几十节几百节甚至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,因凳板上的设制造型分别取名为方灯、酒坛灯、字灯等11种。灯舞有麦饼团、剪刀箍、甩尾巴等十几种阵式,变化多端。道具制作手法丰富,保留了画、剪、塑、贴、织等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,传承了群众体育和广场舞蹈的艺术形式,具有民俗历史文化研究价值。2006年,浦江板凳龙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